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工作计划

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

时间:2024-11-20 14:02:09
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

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

一、项目建设的意义

(一)惠民:有助于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创新、让老百姓受益更多

通过信息化建设,推出各项惠民举措,让老百姓感受到新医改带来的更多好处和实惠。包括提供多手段、多方式的立体化服务渠道;推行主动式医疗服务,减少重复检验检查;让老百姓少生病、看病更方便、看得好病、费用更便宜,提高医改带来的健康获得感。

(二)惠医:有助于建立健全上下联动、分工协作的分级诊疗体系

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三级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协作体系,显著提升基层服务能力,引导和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推进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,构建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,缓解群众看病难、看病远的难题,促进分级制度真正落地和实施。

(三)惠政:有利于建立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的监测和预警体系

加强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,采集和汇聚健康医疗大数据,加快推进统一权威、互联互通、高效实用、安全可靠的区域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平台建设,规范健康医疗信息建设标准、技术规范和工作机制。动态掌握卫生资源,监管医疗卫生服务,并利用平台上收集的医疗数据和公卫数据进行分析,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。支撑“大健康”“大卫生”建设,依托大数据联合其他行政管理部门,开展部门协作,提升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综合保障能力。

(四)夯基础:有助于形成互联互通、可持续的区域医疗健康信息化体系

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化、系统化的工程,在基于分级诊疗的医共体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建设的基础上,有利于构建各级医疗健康信息汇集的统一数据中心,减少信息孤岛,借助平台和应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,通过践行标准、总结模式、完善机制,提升行业综合治理能力,通过强基层、建立上下级医疗机构资源衔接和业务协同的纽带,有利于形成本地卫生信息互联互通的优良基础,形成本地卫生信息产业生态环境,也为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
二、项目建设必要性

(一)健康中国的国家政策要求

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》表明,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,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,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。信息化具体到卫生领域就是要建设并完善覆盖全国、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,从而增强防疫监控、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。并且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还有利于改进医院管理,为开展远程医疗提供便利和保障。通过信息化统筹规划电子病历,有助于促进医疗、医药和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,最终支持医疗卫生的体制改革。

(二)自治区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建设要求

自治区已经下发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示范区建设规划和落实2020年民生事实的要求,全面推开影像、超声、心电等远程诊断中心建设。要求依据《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建设功能指引》(试行)内容,建设医共体医疗卫生健康信息平台,构建区域一体、上下联动、信息互通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。通过改革,使县域内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科学,运行更加规范,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、效率和活力进一步提升,做到县强、乡活、村稳,构建县乡一体、以乡带村、上下联动、信息互通的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,使县域居民个人医疗费用降至30%左右,90%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,65%的患者在基层就诊。

(三)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、同质化发展的有效途径

基于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的一体化信息平台,以医联体、医共体建设为核心,以人民健康为中心,从医疗资源的优化结构布局为着力点,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在医共体范围内形成一个区域医疗救治网格,为网格内居民提供居民疾病预防、诊断、康复、护理、健康管理等一体化、连续性医疗服务,推进疾病预防、治疗、管理相结合,逐步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。通过分级诊疗信息化建设,推动全市基层医疗机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、推动基层医院工作效率的提高、推动基层医院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。

(四)有利于补足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不足和短板

通过注重区域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信息化建设的系统性、整体性和协同性,通过基于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的一体化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应用,进一步整合、规范现有的医疗健康信息资源、应急资源,建成全市集中共享、整体配套、高度一体化的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应用基础设施,形成随需扩展、安全可靠、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。运用信息化技术,实现对疫情准确监控、及时响应,实现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、早治疗。采用集中共享、整体配套、高度一体的方式进行建设,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,全面提升疫情联防防控能力。

《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